小儿咳嗽是秋冬季的常见病症,不过秋冬季小儿咳嗽的原因会有很多种,刚入秋,气温忽热忽冷,儿童很容易患风热咳嗽;深秋,受寒冷空气的影响,若没能及时添加衣物,又容易出现风寒咳嗽;寒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更要注意气候变化;另外还有一些儿童会因为接触到过敏源,出现过敏性咳嗽。
01过敏性咳嗽的
过敏性咳嗽主要出现在学龄前儿童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一般不发烧;有痰或无痰;喜欢揉眼睛和鼻子,爱抓头皮;睡觉时爱出汗,不安分,喜欢蜷曲着睡;多以咳嗽为主,不喘。其咳嗽有三大特点:晚上睡觉前咳一阵;半夜醒来咳一阵;早上醒来咳一阵。阵发性咳嗽时间超过4周。
儿童过敏性咳嗽极易引发支气管,轻者多因小儿呼吸道后引发,过敏严重的儿童咳嗽时或大量运动后也会引发。过敏性咳嗽是支气管的早期过敏阶段,“只咳不喘”的呼吸道过敏状态容易被人们忽视,儿童经常咳嗽还会引起扁桃腺肿大发炎反复呼吸道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02冬季小儿过敏性咳嗽多发,警惕过敏原
目前,医学上对于过敏性咳嗽的致病因素还没有定论,大多数专家认为,、遗传、空气污染和患儿自身的过敏体质等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
专家表示,秋冬两季是小儿过敏性咳嗽发作和加重的高发时节,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咳嗽、气喘、胸闷及呼吸困难,同时伴有哮鸣音。“秋天天气变化大,忽冷忽热,且空气中花粉、柳絮、、病毒等等过敏原也比较多,本身就和过敏因素有关,所以很容易发病。小儿冬季高发主要是受冷空气刺激,孩子抵抗力差、呼吸道高反应性所致。另外,秋冬季节,孩子容易,上呼吸道之后,会诱发加重过敏性咳嗽的发作。”专家解释说。
当下,正处于秋冬换季,专家提醒,如果孩子是过敏性体质或有病史,患儿应该注意秋季保暖,出门应佩戴口罩防护。夜间、清晨也是过敏性高发时段,家长应多加巡查。
03小儿过敏性咳嗽不要盲目使用
很多家长一见到小儿咳嗽,立刻习惯性给孩子吃些。事实上,很多类型的咳嗽,是无需使用的。比如急性咳嗽,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是急性上呼吸道,也就是平常说的,而引起的急性咳嗽的以对症为主,咳嗽多为自限性,可自行缓解,多无效。又如急性引起的咳嗽,病毒才是罪魁祸首,也以对症为主,除非咳脓性痰表明合并,否则一般无需使用。再如过敏性咳嗽,临床多选用抗过敏及糖皮质,亦无效。
因此,建议家长经专业人士判断病因之后,根据引起咳嗽的原因,再决定是否使用。盲目使用小儿咳嗽,一方面可能延误孩子病情,另一方面,还会诱发耐药的发生,得不偿失。
04小儿过敏性咳嗽需要规范化调理
小儿过敏咳嗽调理主要以下呼吸道的过敏性炎症为主,但往往需要持续应用2月以上。在气道炎症控制后,咳嗽可逐渐减轻或消失。但是,在咳嗽消失后,随着的停用,过敏性咳嗽又会回来,成为调理过敏性咳嗽和的主要手段,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咳嗽,但复发率极高。
世界前沿生物科学成果表明,人体只有通过抗过敏益生菌的充分摄入,发挥抗过敏益生菌参与人体免疫调节能力,才能使免疫系统得到调整和改善,从而改善宝宝的过敏体质,这才是过敏的核心!另外,过敏体质的根源在于体内肠道系统菌群失调。宝宝初生时,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相对容易发生和过敏,而服用益生菌对降低宝宝的过敏体质,预防过敏的发生有较好效果,宝宝肠道内益生菌数量越多,发生过敏的机率就会越小。
在干预或者等待咳嗽自行好转的过程中,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帮助父母更好的护理孩子:
1、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由于发热、出汗、呼吸增快等原因呼吸道的孩子往往会丢失较多的液体,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对于疾病恢复会有所帮助。对于后引起的频繁夜咳,可以尝试睡前1-2勺蜂蜜可能对于夜咳会有一定缓解作用。但需要记住,永远不要给 1 岁以下的孩子吃蜂蜜。饮食既要清淡又要有营养,避免刺激性的,甜的,硬的的食物。
2、多休息也很重要,必须出门的时候建议要戴口罩,减少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直接刺激。
3、咳嗽时轻拍后背,睡觉时抬高上半身。孩子如果是在清醒的时候咳嗽,可以抱起来轻轻拍打背部;而如果是睡觉咳个不停,可以用垫子抬高上半身侧躺,这样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4、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室温不要低于20℃,适当使用加湿器或在卧室内多晾湿衣服、湿毛巾。
5、远离刺激物:对于发作的孩子,注意寻找过敏源。建议让宠物远离卧室,花粉季节使用空调过滤空气。效果虽说并非立竿见影,但是如果远离这些诱因会感觉更好。咳喘发作所做的雾化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停药,不要骤停。
6、保持鼻腔通畅。孩子咳嗽的时候常常伴随鼻塞流涕,睡觉时的鼻涕倒流是夜间咳嗽加重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适当的使用海盐水疏通鼻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咳嗽,至于是否能够使用减轻鼻粘膜充血物需要听取儿科医生的意见。
7、孩子咳嗽有好转的时候,不要着急让孩子迅速恢复运动课程,需要循序渐进;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尽量少去或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