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身边总会有一个过敏的朋友,春秋甚之,夏冬依然,处处敏感——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海鲜过敏、花生过敏……可怕的是,一旦被过敏緾上,就难以摆脱,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碰,哪也不便去,极其痛苦。
今天,小编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与过敏“划清界限”。
据2015年《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有40.9%的婴幼儿家长报告孩子曾发生过或正在发生过敏性,0-24月龄婴幼儿各类型过敏性疾病的现患率为12.3%。
根据儿科学杂志-《儿童食物过敏的营养管理》记载,2009年中国多城市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0-2岁儿童中食物过敏检出率5.6-7.3%。
因此,过敏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并已成为影响我国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如果患儿在婴幼儿时期没有经过有效医治,成年后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皮炎、食物过敏以及寒冷、日光等物理过敏,过敏性的风险会比一般人高出很多,影响长远甚至终身。
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过敏的宝宝很“难养”,很“娇贵”,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不适,在食物上需要考虑很多因素,被动“挑食”无疑让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发育的节奏。
再者,许多父母为了避免孩子过敏,往往会给孩子建立一个“无菌”环境,然时时事事无微不至反而适得其反,宝宝的免疫系统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对外界的环境更加敏感,普通的小都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肺炎。
并发症多,难
很多爸妈认为宝宝小时候过敏是因为发育未齐全,等长大了免疫系统发达了自然不会过敏。可过敏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以过敏性鼻炎为例,据统计,中国有10%以上的过敏性鼻炎儿童长大后发展成了过敏性。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如不经,25%~38%将发展为常年、成人时罹患肺气肿、肺心病等。因此,当发现宝宝出现过敏现象,应及时带宝宝咨询专业人士,早干预早康复。
引发自卑
过敏宝宝从小就“与众不同”,或会因鼻涕、皮炎、口臭、呕吐、腹泻等病症而被别人起“鼻涕虫”、“皮炎怪”等绰号,也会因此被其同学朋友当作异类,从而极度自卑,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食物过敏等反应在校园被霸凌、被恶作剧的孩子,更是不在少数。
医学数据显示,父母一方有过敏病史,孩子发生过敏的概率约为30%,父母双方均有过敏病史,孩子发生过敏的概率高达50%~ 70%。在遗传学的角度,遗传不可避免,也无可奈何,但父母可以多注意以下事件来降低后代过敏的风险。
在妈妈肚子里开始预防
过敏性体质或曾患有过敏性疾病的孕妇及其伴侣,备孕期间双方、准妈妈怀孕期间应戒烟酒,避免大量摄取易引起自身过敏的食物,例如鸡蛋、牛奶、花生等。
此外,适量补充益生菌,能帮助准妈妈缓解孕期,建立健康的微生态,有利于提高孕妇和宝宝的,预防宝宝过敏体质,在孕初期开始添加补充,哺乳期也应继续添加。
坚持母乳喂养
世界过敏组织建议,母乳喂养4~6个月是预防宝宝过敏的。母乳喂养是先喂再喂乳汁的过程——乳头上的需氧菌-乳管内的-乳汁,能协助宝宝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帮助母乳消化吸收,促进免疫系统成熟,预防过敏发生。
非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应补充益生菌
1000天内的宝宝肠胃功能、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极易发生消化及性疾病。若能及时补充益生菌,构建自身微生物群,可有效防止有害入侵,提升宝宝和肠胃功能。
因此,无论是易过敏的孩子或成人,日常除了多运动锻炼、多吃水果青菜、合理作息、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外,还可以直接补充益生菌来。
悦芽AA孩子过敏不能小视它的危害会影响孩子一生
保定其他生活服务相关信息
1天前
1天前
2天前
2天前
3月28日
3月28日
3月26日
3月26日
3月25日